中国百强县:十年产业演变,透视领先的“密码”
元描述: 深入解析中国百强县十年产业演变,揭秘领先县域的“密码”,聚焦长三角、粤闽浙、长株潭、山东半岛四大经济区域,探究企业引领、产业集群、未来产业布局等关键因素,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。
引言:
新一版全国百强县榜单的发布,再次引发社会对中国“最小经济单元”竞争力的关注。十年间,这些县域是如何保持领先地位?它们背后的产业发展“密码”又是什么?本文将基于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的行业洞察系统,选取过去十年里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前十大县域,深入洞察其产业演变,透视十强十年领先的“密码”。
一、 经济增长强劲:东部领跑,中部崛起势头明显
历年的百强县榜单中,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沿海地区的县域数量较多,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集聚区。尤其是江苏,其“最强县市”昆山已连续霸榜多年,其GDP在过去十年从3000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关口,到2023年达5140.6亿元,彰显出昆山市不断强化优势,与时俱进迭代产业,坚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。
基于行业洞察系统数据分析,近十年来,前十强县域的GDP都录得了大幅度的增长,增速均在57%以上,表明县域经济在过去十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。
东部县域经济增长依然强劲,中部崛起也呈现出明显势头。
例如,江苏的昆山市、江阴市以及福建的晋江市,过去十年的GDP增长也都保持在较高水平——昆山市过去十年GDP增长了62%,晋江市同期的增速更是高达76%。
江阴市 近年来依托“345”现代化产业梯次链群,强化智能绿色服务高端转型,同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,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升级。
昆山市 则依托多元化产业集群与高效公共服务,积极培育特色集群,明确产业链方向并强化招商,推动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。
长沙县 以GDP增长80%的优异成绩领先,浙江慈溪市紧随其后,增速达77%,彰显了中部地区发展动力日益强劲。
长沙县 增长迅速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,以及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除了在工程机械的传统优势产业外,还不断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,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换赛道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二、 区域赋能: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路径
打开中国地图,百强县犹如点缀在几大最强经济区域上的一颗颗明珠,闪耀在长三角、环渤海、长株潭等经济圈、都市圈(群),十强更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。
1. 长三角:创新驱动领跑
以昆山等江浙县域为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,坚持创新驱动全面赋能。前十强县域中,江苏的昆山、江阴、宜兴、常熟、太仓、张家港,以及浙江的慈溪,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、上海大都市圈。该区域的各县域政府在规划中坚持创新赋能引领产业发展,共同融入大都市圈,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,创新链与产业链共同布局,以制造业为核心,重点发展了装备和机械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命科学及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。
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长三角城市群是以创新驱动主导的典型。
区域内各县域通过精细化产业链,打造兼具专业化及地方特色的创新主导产业,如慈溪市的小家电和汽车零部件产业、昆山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等。同时,各县域重视链接全球产业资源,积极融入国际创新发展体系。例如太仓市,依托成本优势和资源效率,与德企合作开展配套和产需对接,推动了技术人才的本土化培养和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。
2. 粤闽浙:立足产业集群
以晋江为典型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,立足产业集群,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体系。晋江市位于海西经济圈、粤闽浙沿海城市群。晋江县在政府规划中强调融入新发展格局、区域融合发展、全域系统治理等基本原则,以科技创新助力实施“强链条+智能造”创新突围、“国际化+同城化”开放赋能、“筑节点+搭平台”聚合提升等发展战略,重点布局了集成电路、纺织服装、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。
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是以产业集群驱动主导的典型。
区域内各县域重视民营经济、品牌经济、实体经济协同发展,打造了高水平的集群网络产业链和国际化大集团,培育出一系列区域品牌和驰名商标,壮大县域经济规模。同时,围绕体育用品、纺织鞋服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上下游生态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例如,晋江市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和制鞋产业的超千亿产业集群,也围绕运动鞋产业培育体育科技、体育赛事等相关业态。
3. 长株潭:深化区域融合
以长沙县为典型的长株潭城市群,深化区域融合,协同发展。前十强中的长沙县位于长株潭城市群,华中、长江中游城市群。长沙县域政府在规划中围绕“率先打造三个高地、建设现代化示范区”目标,实施“主攻强园富县、坚持人智驱动、推进产城共兴、实现融合升级”四大战略,重点布局了工程机械、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。
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长株潭城市群是以区域融合驱动的典型。
区域内县域经济及产业链高度协同,各县域规划中注重衔接、设施共享、产业协同、公共服务、产业链上下游等全方位融合发展。一方面,以产业协同为主线,围绕长沙、株洲等主要城市,聚焦优势产业、协同各方资源,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。另一方面,以主导产业为支点,加快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持续驱动力。例如,长沙县立足装备制造业,力争打造领先的高度现代化产业集群及供应链,促进地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。
4. 山东半岛:传统产业全面升级
以龙口市为典型的山东半岛城市群,依托传统产业升级,建设特色新业态。前十强中的龙口市位于胶东经济圈、山东半岛城市群。龙口市政府在规划中坚持以“四新”促“四化”,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发展新动能,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。围绕传统产业,引导企业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方向,重点布局了高端石化、化工、铝材、装备制造、食品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。
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转型驱动的典型。
区域内各县域一方面依托区域传统产业基础,通过区域协同、品牌及数字化赋能等方式,借助“互联网+”等发展新机遇,协同区域资源打造了龙口粉丝、品牌之都、制造之都等品牌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;另一方面,通过引入新业态新产业,淘汰落后产能,利用优势横向膨胀、面向高端纵向延伸,建立优势产业链和骨干产业集群,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、跨界融合,提升智能化水平和附加价值。
三、 企业引领: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
基于行业洞察系统数据统计,前十强县域的企业总数超过144万家(不含个体工商户),显示出强大的企业基础和市场活力。其中,企业总数分布中占比居前三位的是昆山、江阴、晋江,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8.3%、11.9%和11.8%,昆山的企业数量优势尤为显著。
1. 数量优势:昆山企业数量领跑
近年来,昆山积极引导民企聚焦“2+6+X”新兴产业布局,坚持存量转化和增量优化,助推民企转型发展。目前昆山规上工业民营企业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50%,近10年间的提升超过了27%。同时,截至2023年年末,昆山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02家、中型工业企业288家,产值超亿元企业1057家,其中十亿元以上企业129家、百亿元以上企业11家。
2. 上市企业: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
前十强县域也是国内上市公司的重要来源地。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前十强县域中有超过300家上市企业(包括近160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160余家新三板及H股上市公司),表明这些县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。在上市企业数量分布中,昆山以超过23%的占比位列首位,张家港和江阴紧随其后,占比分别达到18.5%和15.4%。
3. 产业园区:产业集聚的载体
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,产业园区呈现出数量丰富、类型多样的特征。目前前十强县域中已有超过1900个产业园区,体现出县域产业集聚化发展和专业化集群化的态势。在产业园区数量分布中,昆山仍以20.6%的占比稳居首位,常熟和晋江也分别以14.0%和13.8%的比重位居第二和第三。
四、 未来产业:争相布局新赛道
着眼于国家重点推进的生命健康、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几大未来产业,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,前十强县域在电子信息行业的总体布局最为成熟,相关企业总量达约37.4万。同时,在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产业也形成了较成熟的布局,相关企业总量达8万以上。而绿色能源产业目前的整体布局处于相对较早期的阶段,但已显现出了一定规模,尤其江苏县域在该产业的相对优势最为显著。
1. 昆山:生命健康和电子信息领先
昆山市在几大未来产业的分布占比都超过20%,显现出强劲的全局竞争力,尤其是在生命健康和电子信息行业,昆山的占比更是接近30%,市场优势最为显著。
生命健康产业,昆山自2022年开始建设昆山生命科学产业园,作为特色专业创新培育的先锋,汇聚了多家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,构建起了集研发、实验、基金、产业于一体的创新集群。
电子信息行业,昆山致力于延伸上下游产业链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,形成了“原材料-面板-模组-整机-装备”完整链条。其典型为全国示范性的昆山光电产业园,拥有低温多晶硅、氧化物半导体、主动有机发光、液晶材料显示等4条高新技术路线,已吸引落户相关企业43家。
2. 慈溪:人工智能“智造”
人工智能产业方面,慈溪市也有着较显著的布局优势,占比达23%,与昆山市持平。在人工智能“智造”领域,慈溪市于2023年与全球半导体行业巨头AMD及清华系科技企业清醒异构合作,成立了“AMD-清醒异构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”和慈溪“田园一号”智算系统,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个性化需求,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。据了解,慈溪拟在未来三年内推出“慈溪百模”计划,通过补贴等方式为百家本地企业提供专属AI模型,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。
3. 宜兴:绿色能源产业集聚
着眼于绿色能源产业,宜兴市的布局在前十强中的占比达16%,仅次于昆山市,在该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。在绿色能源产业的建设上,宜兴以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建设为典型,打造了全国“唯一”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聚集链上企业5000余家,涵盖水、气、固、声、仪五大领域,形成研发设计-装备制造-工程施工-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,目前已成为中国环保产业最集中、产品最齐全、技术最密集的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。
五、 总结:百强县的产业发展启示
前十强县域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,对国家重点推进的几大产业进行了差异化的布局,形成了多元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。
这些县域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县域借鉴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政府引导: 各县域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,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,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产业升级和转型。
- 创新驱动: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,并注重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。
- 产业集群: 围绕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。
- 区域协同: 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,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,共同打造产业发展高地。
六、 常见问题解答
1. 中国百强县的评选标准是什么?
百强县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、财政收入、产业结构、创新能力、社会发展水平等多个指标。
2. 哪些因素影响了百强县的产业发展?
百强县的产业发展受到地理位置、资源禀赋、政策支持、企业活力、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
3. 百强县的产业发展趋势如何?
未来,百强县的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。
4. 百强县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县域有什么启示?
百强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县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,启示他们要加强产业规划、注重科技创新、打造产业集群、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。
5. 如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?
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包括优化产业结构、推进科技创新、加强人才培养、改善营商环境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。
结论:
中国百强县的十年产业演变,展现出中国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。从创新驱动、产业集群、区域融合、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,这些县域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,也为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相信在未来,中国百强县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,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